最新目录

旅游翻译现状及旅游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5)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译者“自我劝服”原则 佩雷尔曼认为,“自我”也可以作为受众的一种类型。修辞者可以同自己进行论辩、质疑自己。“自我受众”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

2.译者“自我劝服”原则

佩雷尔曼认为,“自我”也可以作为受众的一种类型。修辞者可以同自己进行论辩、质疑自己。“自我受众”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强调修辞者可以通过与自我进行对话,对言说进行自我思虑,达到“自我说服”的目的,因为言说者要想说服受众,首先必须说服自己。同样,在旅游文本翻译中,译者要想构建职业权威,首先要将自己放在受众/目标语读者的位置上,检验自己对某一景点名称的翻译是否与通用译法一致、译本是否存在低级的拼写语法错误、译本语言表达是否是让读者不知所云的中式表达等问题。译者对译作进行自我思虑,必定会发现前文所说的“注意安全”“平分秋色”等逐字死译的情况,而考虑更适切的译法(建议译为“Caution:risk of danger”和“a share of autumn”)。译者检验译本、自我思虑的过程正是构建其作为修辞者的修辞人格的过程,因为如伯克所言,译者在其秘密的思想里,通过与自我对话,可以“培养某些观点与形象”,而这里的形象就是译者作为修辞权威的形象,进而产生所希望的作用于自我的效果,在说服受众之前先说服自己,在获得目标语读者的认可之前,首先获得自己作为受众对译本的认可。

(二)目标语读者为中心

不同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所认为的译者应兼顾翻译活动发起人、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三方利益的观点,旅游翻译作为外宣翻译的一种,应充分考虑受众及目标语读者的诉求。旅游翻译的目的在于使国际游客获得异质化旅游体验、使其愿意了解中国旅游文化文本并最终认同中国文化元素。显然,目标语读者对译本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旅游翻译目标的实现与否。而译者若想构建与目标语读者的“认同”,实现“劝服”其接受中国文化和思想观念的高目标,必须在“语言方式、手势、语序和比喻、观点和态度等方面与他同一”。本研究主要从受众语言和思维方式以及修辞目的两方面探讨修辞策略。

1.经济简明原则

佩雷尔曼的“普世受众”观认为,虽然修辞者面对的每一个特定受众有各自不同的经历和认知,但论辩者/修辞者可以在充分考量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某个特定群体中任何理性之人都愿意接受的观点。同样,虽然译者面对的目标语读者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情感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作为客观理性的成年人在英语语言表达和使用上有相似之处,因此译者要考虑目标语读者作为普世受众的共同特征,再现他们作为受众所习惯的语言方式。

西方文学艺术受亚里士多德美学观点影响,认为美学最高境界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摹仿”。由亚氏“摹仿论”延伸出的偏重客观理性、突出主客观对立的思想渗透到西方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具体到语言形式上,表现为英语语言表达用词简洁自然,忌重复累赘、行文强调逻辑理性、句式架构严整、思维表达缜密。比如,美国犹他州的布莱斯国家峡谷公园地质历史丰富复杂,以形状怪异、颜色鲜艳的岩石而闻名。下面是该景点的一段介绍:Weathering and erosion shape these statuesque rock features, but unlike many places, flowing water only plays a minor role in this story. As snow and ice melt,water seeps into fractures. As it re-freezes, it expands and cracks the rock around it. This common process of frost-wedging happens with uncommon frequency at Bryce Canyon.景点的介绍用词简洁朴实,句法结构以简单句和简单的并列复合句为主,内容通俗易懂,汉语读者看来甚至未免显得平白。然而,汉语的美学强调“意与景混”,追求客观景象与主观情感的和谐融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使得汉语景物描述不追求客观清晰地描述,而突出虚实不定、人文色彩浓厚的朦胧之美。再者,汉语文化推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汉语充满了华丽的辞藻、对仗排比句式和四字表述,其中不乏重复语义表达和夸张表述。这些表述若逐字硬译成英文,与受众的语言表述方式不一致,会给受众造成假大空的感觉,因此,译者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简洁自然的语言表达习惯,对那些不含实质信息的文字、虚化的描述和评价性四字结构、重复性的文字进行合理瘦身。这里就涉及外宣翻译中的“经济简明原则”。

外宣翻译的经济简明原则认为,译者在考虑受众认知能力、民族思维习惯,文本信息意图、态度和信念,准确传递信息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具体可从两方面考量:译者以尽可能少的文字准确传递更多信息值;同时,受众以尽可能少的信息处理时间和精力获取最明快流畅的信息量。美国学者琼·平卡姆针对信息冗余,提出多项操作规则,包括删除不提供知识内容的文字、删除不必要的解释性文字或读者已知信息、删除复合型词组中语义重复性文字、删除范畴或属性词、删除虚的描述或评价性文字等操作规则等。曾利沙也对外宣英译中冗余信息进行全面分类,提出孪生式功能词冗余、概念语义蕴含式冗余、语法形态表意范畴式冗余等。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网址: http://www.ddxcxzz.cn/qikandaodu/2021/0224/443.html



上一篇:我校举办蒙古语族语言及阿尔泰语系语言研究全
下一篇:中国嘻哈音乐中的修辞学研究以中国有嘻哈为例

当代修辞学投稿 | 当代修辞学编辑部| 当代修辞学版面费 | 当代修辞学论文发表 | 当代修辞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修辞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