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中国风流行乐词的修辞学论析(3)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上述示例中,例(1)句中三个“惹”字使“芭蕉”与“骤雨”、“门环”与“铜绿”、“我”与“你”巧妙自然的拈连起来,表达生动形象,婉转含蓄;例

上述示例中,例(1)句中三个“惹”字使“芭蕉”与“骤雨”、“门环”与“铜绿”、“我”与“你”巧妙自然的拈连起来,表达生动形象,婉转含蓄;例(2)中“怨”字,“掩”字使“花”与“秋”、“你”与“月光”、“云”与“月”、“你”与“伤”拈连。将用于前一事物的词语承接到另一事物上,这两个例子在表达上一反逻辑常规,思维跳跃使文本具有独特的新颖性和形象性。

2.5 列 锦

列锦是一种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短语,组成的一种多列项的特殊的非主谓语,用来写景抒情、叙事抒怀的修辞文本模式。列锦常常突破了常规的汉语句法结构模式,将名词间的逻辑联系标志隐去,给读者更大的联想空间。如:

(1)江南梅雨/还在细说春晓分外艳/小桥流水落花飘浮/又见到雨花潜(罗志祥《岁堤春晓》)。

(2)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周杰伦《东风破》)。

上述示例中,例(1)句中用“小桥”“流水”“落花”三个名词排列,三个意象构成一幅春雨里的江南小城场景。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有异曲同工之妙;例(2)句中“酒暖”“回忆”“思念”三个抽象名词排列,最后用一个“瘦”字将“回忆”“思念”转化为可观可感的实体,使语言更具丰富性、形象性和深邃性。

2.6 折 绕

折绕是一种将本该一句话说清楚的,却委婉含蓄地从侧面或使用烘托手法将本意言出,让读者思而得之的一种修辞文本模式。如:

(1)皎洁的月亮挂在相宝山的天上/小楷的字迹写满你的眉间忧伤/辗砚的一眸一笑梳妆你的模样/松不开你的手也念着你的香/是谁的深闺厢房留着一扇愿望(林距离《美人蕉》)。

这段话用了折绕的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向大家描述了,一个美丽月夜,一位美人借写书法来排解内心的寂寞忧伤,思念着他,愁肠不解的唯美画面。语言婉转含蓄,曲折迂回,从“深闺厢房留着一扇愿望”可以看出,这其实是在说一件事:等待归人。

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和对古典诗词的大量吸收,“中国风”歌词语言清新典雅,意境唯美,表达婉转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3“中国风”流行乐词的语法特点

语法和修辞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词类活用有助于从一种特定的角度研究语法和修辞的关系,词类活用使语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音乐美,从中可以看到语法和修辞的生成性和递归性。因此,语法搭配与词类活用是研究修辞的重要资料。

3.1 语法上的超常搭配

“中国风”流行乐词中超常搭配现象非常普遍,在特定的语境中,词人为了追求新颖特殊的表达效果,常常打破语言常规,使用特殊的语法搭配。具体而言,一是在数量词与名词的特殊搭配上,“中国风”流行乐词中常把一些抽象的名词与具体的数量词搭配使用,而且这些抽象名词在常规语法中是不可以用数量词的。例如:

(1)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周杰伦《东风破》)。

(2)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周杰伦《东风破》)。

(3)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周杰伦《青花瓷》)。

(4)独揽月下萤火/照亮一纸寂寞(许嵩《南山忆》)。

(5)陪我去看长安灯火/一泪乾坤什么时候使我又消瘦(张博宏《床前明月光》)。

“离愁”“漂泊”“美”“寂寞”“乾坤”均是抽象名词,而词曲作者却用具体的“一盏”“一壶”“一缕”“一纸”“一泪”来量衡,使抽象的事物变为可观可感的具体事物,听者可由想象知晓词人具体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是在语义上的特殊搭配,这类搭配是指打破词与词正常组合搭配方式,有些甚至不符合正常逻辑思维,将一些通常不能联合的词语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关于主谓宾超常组合类,如:

(1)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周杰伦《东风破》)。

(2)辗砚的一眸一笑梳妆你的模样(林距离《美人蕉》)。

(3)我在梦里搁浅/月光浸湿从前/掺拌了的想念(TANK《千年泪》)。

例(1)中“枫叶”不能将什么“染色”,“故事”也不可能被具体事物“染色”,所以“枫叶”“故事”“染色”主谓宾之间不符合正常逻辑思维。例(2)中“一颦一笑”“梳妆”“模样”也同样是超常搭配,“一颦一笑”是抽象事物,不可能会“梳妆”,人们用“梳妆”时也不说“梳妆”“模样”。例(3)中“月光”“浸湿”“从前”三个词语搭配也是如此。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网址: http://www.ddxcxzz.cn/qikandaodu/2021/0225/446.html



上一篇:探本溯源钩深致远王旭青著西方音乐修辞史稿评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修辞学投稿 | 当代修辞学编辑部| 当代修辞学版面费 | 当代修辞学论文发表 | 当代修辞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修辞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