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论伊格尔顿的文学“策略”思想(5)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之所以拿诗歌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是因为“在所有文类中,诗似乎是最顽固地抵制政治批评,最与历史气流相隔绝的一个”。[17]246既然如此,克服了这

之所以拿诗歌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是因为“在所有文类中,诗似乎是最顽固地抵制政治批评,最与历史气流相隔绝的一个”。[17]246既然如此,克服了这一难题,同时也就解决了政治批评对其它文类的适用性问题。伊格尔顿认为:“谈论形式的政治或意识形态,即是谈论文学中的形式策略本身就是社会意义的表达。而且,诗释放的社会或意识形态信息,很可能与所谓的诗的内容的意识形态相冲突。”[17]244伊格尔顿以蒲伯的仿英雄体诗《愚人记》为例指出,它使用的整齐的英雄对句体诗是某种秩序、理性、和谐与宇宙必然性观念的鲜明表征,而这些观念可谓蒲伯作为代言人的英国地主与贵族阶级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针对愚人对其的威胁,蒲伯讽刺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批判他们借今非古,以革新对抗传统。蒲伯还将他们与当时发展迅速的商业化写作、中产阶级的上升联系起来。如此一来,形式与内容在蒲伯的诗中就构成了一种明显而巨大的张力。对伊格尔顿来说,就连最常用的英语格律抑扬格五音步都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因为它可以调和秩序与自由、必然性与自发性、规则性与开放性,平衡个人与社会秩序,从而达到既避免自由诗个人主义的混乱无序,又避免集体对个体过度宰制的理想境地。

在Theeventofliterature一著中,伊格尔顿借鉴、发展并丰富了肯尼斯·伯克的“策略”概念,将文学文本与文学理论均视为“策略”,集中阐述了他在之前亦有谈及的文学“策略”思想。将文学文本视作“策略”具有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从作品角度而言,“策略”强调文本与语境、形式与内容、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互动,由此打破了种种二元对立式的僵化认识。其二,从读者方面来说,“策略”意味着读者藉以对作品的介入实践或行动,并在此具体化的过程中将作品事件化、结构化——这一范畴与伊瑟尔、罗兰·巴特等学者密切相关。正是立足于“策略”,伊格尔顿还重新考察了诸多文学理论流派的利弊得失。把文学理论看成“策略”,更多地关联着批评的政治性,因此,伊格尔顿才呼吁文学批评需要重回“修辞学”的古道。批评的政治性寄居并融贯于作品结构之中,《如何读诗》为之提供了一个出色的范例。

注释:

①这方面比较有分量的论文,参看汤拥华的《伊格尔顿:作为“事件”的文学——从〈理论之后〉到〈文学事件〉》(《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1期)、孙燕的《理论之后:如何重建文学研究——以伊格尔顿〈文学事件〉为中心》(《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4期)、阴志科的《伊格尔顿“文学事件”的三重涵义——兼谈作为书名的event》(《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6期)等。

②此处引文略有改动。

[1]特里·伊格尔顿.文学事件[M].阴志科,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

[2]JAMESON F.The Ideologies of Theory[M].London & New York:Verso,2008.

[3]BURKE K.A Grammar of Motives[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xv.

[4]EAGLETON and Ideology[M].London:Verso,1978.

[5]托尼·本尼特.文学之外[M].强东红,许娇娜,周海玲,王斌,尹庆红,赵子昂,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7.

[6]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阴志科.伊格尔顿“文学事件”的三重涵义——兼谈作为书名的event[J].文艺理论研究,2016(6):84.

[9]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3.

[10]皮耶尔保罗·多纳蒂.关系社会学[M].刘军,朱晓文,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212.

[11]帕特里克·贝尔特,菲利佩·卡雷拉·达·席尔瓦.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M].瞿铁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98.

[12]沃·伊瑟尔.阅读行为[M].金惠敏,张云鹏,张颖,易晓明,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260-261.

[13]BYGRAVE Burke:Rhetoric and Ideolog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108.

[14]BROOKS for the Plot[M].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18.

[15]罗兰·巴特.S/Z[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2.

[16]特里·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M].郭国良,陆汉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33.

[17]特里·伊格尔顿.如何读诗[M].陈太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网址: http://www.ddxcxzz.cn/qikandaodu/2021/0205/424.html



上一篇:用典犹如用比兴
下一篇:当代西方学者“阶级划分”观点及其评析

当代修辞学投稿 | 当代修辞学编辑部| 当代修辞学版面费 | 当代修辞学论文发表 | 当代修辞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修辞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