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国·文学」构建当代形态的中国阐释学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们之所以在这有限的文字当中要言不烦地追溯阐释学的形成过程,是因为这种追溯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阐释学在人文学科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具有启发性意义。我个人认为,阐释学


我们之所以在这有限的文字当中要言不烦地追溯阐释学的形成过程,是因为这种追溯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阐释学在人文学科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具有启发性意义。我个人认为,阐释学的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它的实践性品格;二是它的跨学科性质;三是它的跨文化意义。

就其实践性品格而言,阐释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非常强烈的实践倾向,它不是起源于坐而论道的哲学,而是萌发于起而行事的解释实践,它的对象是历史、宗教和法律等领域的经典文本,它的依据在于语文学、修辞学以及历史发展的现实需要,它的目的在于说服和规范——说服人们接受被解释出来的意义,规范人们言行和日常生活。即便是在海德格尔把传统阐释学转变为本体论研究之后,作为方法论研究的阐释学也从来没有真正衰落过,阐释学学科的实践性特征非但没有减弱,相反,它是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得到了加强——因为阐释行为本身获得了本体论意义。

就其跨学科性质而言,阐释学创造性地把理解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对西方思想史“主客二分”传统以及由此而来的学科分化的无声但有力的反拨。从消极的意义而言,与主客二分的传统以及学科分化背道而驰,造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对象和方法上仍然存在着模糊不清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阐释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影响。但是,从积极的意义上,这种背道而驰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这个学科同人类精神世界丰富而细腻的整体性联系,保持了这个学科因为独特的实践性品格而具有的鲜活性和丰富性。正因为如此,阐释学不仅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更成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在界限清晰的现代学科体系中,显示出不可漠视的独特价值。

就其跨文化意义而言,按照伽达默尔的说法,阐释活动本来就是居间说话,阐释学的基本功绩就是将一种意义关联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生活世界。长期以来,跨文化研究深受西方二元对立思辨传统的影响,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本质化、对立化。阐释学强调从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语境所滋养的“视域”中去理解跨文化现象,强调不同视域之间的相遇、交汇、协商和融合,这是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也是对于跨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其意义不可小觑。阐释学既是立足经典,面向本土文化的,又是超越经典,面向异质文化的,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本来就是阐释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阐释学的实践性品格、跨学科性质和跨文化意义,使得这门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发展阐释学学科有利于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森严的学科格局,培养能够在学科交流与互渗中不断创新的顶尖人才,对于建设和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阐释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文本阐释传统和丰厚的阐释思想遗产。但是,中国阐释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它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尚未建立,同西方阐释学思想的对话刚刚起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对西方阐释学的系统译介,国内学界的阐释学研究热潮一直持续不断。著名哲学史家汤一介就曾明确提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的理论口号和基本的研究思路。汤一介对阐释学的中国本土资源、经典问题和西方阐释学理论方法的强调,显示出一代学人在历史变革时期的使命意识和文化自觉。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学术创新,离不开三样东西,一是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及其学术传统,二是面对当代文化实践及其根本性问题,三是拥有把握学术前沿和趋势的世界视野。当代中国阐释学,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有普遍意义。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阐释学,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强调中国传统,呵护中国价值;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阐释学,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尊重文化差异,注重“视域融合”;作为当代形态的阐释学,力求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突破认识论和本体论之间的边界,重视人文主义与科学实践的对话交融,强调工具性和价值性的交流互渗。

根据我对阐释学这个学科的实践品格、学科性质和跨文化意义的理解,结合自己近年来在阐释学领域的研究心得,我认为,对话交融是阐释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现代阐释学的必由之路。这种对话交融体现在三个方面:不同学科领域的交融对话、人文主义与科学实践的交融对话、中西文化传统的交融对话。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网址: http://www.ddxcxzz.cn/zonghexinwen/2021/1024/636.html



上一篇:《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璀璨丝路文明里,
下一篇:没有了

当代修辞学投稿 | 当代修辞学编辑部| 当代修辞学版面费 | 当代修辞学论文发表 | 当代修辞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修辞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