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解读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虽然什克洛夫斯基强调的是形式且其后的论著中又夸大了形式的地位作用,但就其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本身而言,

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虽然什克洛夫斯基强调的是形式且其后的论著中又夸大了形式的地位作用,但就其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本身而言,却是非常重要,也是很有意味的,值得深入研究和阐发。

一、“陌生化”理论的含义及阐发

1.“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手法

“陌生化”首先是“违反”之意,即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不同寻常、反常。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反常化”指通过复杂化、困难化形式的艺术手法,“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延……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1造成“惯性的超越”,使人摆脱日常经验,进入艺术审美状态。现象学美学家英伽登在《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中的论述可以说明这一效果:“当我们从日常生活中采取的实际态度、,从探究态度向美态度转变时,……艺术中断了关于周围物质世界的事物中的‘正常’经验和活动。在此之前吸引我们、对我们十分重要的东西(日常事物)突然失去其重要性,变得无足轻重,……我们对世界的意识范围明显地缩小,在强烈的审美经验后期,还可能产生一种对现实世界假遗忘状态。”

但是,这种反常化、陌生化的违反是不可预料的,不能成为规范。“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便开始用认识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见。”2艺术就在于摆脱知觉的机械性,一旦成为规范就不成其为艺术了。“艺术节奏就是被违反的散文式节奏……如果这一违反变成规范,那么,它便会失去其作为困难化手法的作用。"3也就是说“陌生化”只是作为一种方法,被陌生化的东西并非其最终目的。如果这东西变为了规范,就成了机械性的模式了,那么这个已陌生化的东西反过来又成为新一轮陌生化的对象了。这说明了艺术的本质在于不断创新。

2.“陌生化”达成作品的艺术性

“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4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艺术要靠心灵去体验和领悟。二是体验过程本身即目的。文艺创作的目的和意义不是创作生成物——文本,而是以其本身的“召唤结构”,通过文本和读者的相互作用,使文本产生意义成为作品。如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说:“词本身仅仅是个工具,它的意义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地方”5,不仅如此, “诗人笔下的每个词语,都要创造诗歌基本的幻象,都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都要展示现实的意象,以便使其超出词语本身所暗示的情感而另具情感内容。”6这也是陌生化手法所要达到的效果。伽达默尔说:“在美和艺术中会碰到一种比所有可理解的东西更深刻的意义。”7这个正如佛家所谓“所言在此,感在彼”。因为艺术所要表达的正是这种非语言所能表达却又非表达不可的人类生命情感。所以唯有用心灵去体验去感悟才能有所得,也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言:“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8“陌生化”正是要打碎相对稳固统一的“认知”,恢复对事物的原初“感受”,这样才能领悟艺术的真味。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所谓‘本文’,原是‘本无’,犹玉葱层层剥揭,内蕴核心,了不可觅。”9除了去领悟,不存在什么现成的东西放在眼前。“陌生化”采用复杂化形式的方法促成读者对文学的领悟。

二、“陌生化”的依据

1.语言学依据

索绪尔提出语言分所指与能指,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列维?斯特劳斯据此观点加以扩展,认为能指呈现的与所指不完全对称的自由不稳定——即“不稳定能指”,造成了“剩余意指作用”的现象,而艺术的审美正是通过这个“剩余意指作用”完成的。譬如诗,人们看到的是文字及其排列,但是诗的意义还存在于文字之外,这就是诗歌语言的“含蓄意指”——即不稳定能指,它包括人类的普遍情感,生命情感的“力”的模式等。语言作为形式存在的实质,其“所指”只是一扇无形的门,打开这扇门,语言“不稳定能指”所展示的是一个广阔的自由空间,它要依靠人们用心灵去感悟。“陌生化”正是强调创造、发掘,强化了这种“不稳定能指”,明示人们语言表面之外另有洞天,并由此带领人们走向审美之路:语言的直接意指之外,其情感形象与深积于人类心灵中的最初语言形象烙印发生奇妙的相遇碰撞,领会到一种比所可理解的东西更深刻的意义,得到审美满足。因此,艺术形式也就最终帮助人们构建起了情感体验的对象,创造出了内容。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网址: http://www.ddxcxzz.cn/qikandaodu/2021/0322/498.html



上一篇:广义修辞学视域下长恨歌叙事艺术探究
下一篇:论伊格尔顿的文学策略思想

当代修辞学投稿 | 当代修辞学编辑部| 当代修辞学版面费 | 当代修辞学论文发表 | 当代修辞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修辞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