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何为当代桥梁工程师追求的美(2)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例如,法国米约大桥由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勋爵和法国工程师米歇尔·维洛热的合作。面对建成后的大桥,福斯特自豪地说,人造的工程必须与大自然

例如,法国米约大桥由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勋爵和法国工程师米歇尔·维洛热的合作。面对建成后的大桥,福斯特自豪地说,人造的工程必须与大自然融合,桥墩必须看起来像“天工”,就像从地上生长出来。例如,由著名建筑师Zaha团队主持设计的我国台湾淡江大桥(图2),构想采自云门舞集的舞蹈,光影的流动就是舞者的舞姿,云门舞集是台湾文化的代表。主跨450米独塔不对称斜拉桥,桥塔设计的双手合十造型代表祈福,祈福台湾更祥和、更美好,淡江大桥也会替夕阳增色。

图2 中国台湾淡江大桥

当代桥梁美学主流思潮和特征

在业主和大众挑剔的目光下,建筑师与桥梁工程师紧密合作,将建筑美学的思想理论、艺术形式、创作技法,创造性地融合进各式各样的桥型结构中,涌现出或精致优美、或别具地方特色、或创新的结构、或美轮美奂的一批代表性桥梁作品。

这些代表性桥梁作品既是当代建筑美学思潮在桥梁专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成果,也是现代桥梁美学在新时期焕发出的新生命、新活力,凝练成为当代桥梁美学。

结构的优雅和精美

自从温图利提出向现代主义挑战以后,诞生了“新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建筑师称得上是时代卓越的修辞学家。他们善于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拆、穿插、叠加、并置甚至异构,建立起一套全新的逻辑体系和句法系统。他们对细部的精心推敲,对整体审美效果的考量,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一批完美主义者。

例如,瑞士圣尼伯格桥为曲线矮塔斜拉桥(图3),桥塔呈花蕊状,概念设计由Christian Menn完成,孔跨布置为(59+128+140+134+65)米。

图3 瑞士圣尼伯格桥(1998)

桥塔塔柱横桥向呈花蕊弧线形,由谷底向上至桥面张开,立面同样下窄上宽,使得总体布局上彰显优雅而挺拔。细部上,塔柱外立面上的凹槽,横断面上由三个矩形叠加而成,使塔柱简洁而精致。主梁为简洁、整体性好的双边主梁形式。塔、梁、墩,所有的构件,简洁流畅的几何形式,精致的细部推敲、整体美学效果的斟酌,造就了圣尼伯格桥简洁流畅、优雅灵动的新现代主义美学典范。

彰显地方文化特色

地域主义的思想由来已久,各个时代都有融合地方特征的建筑现象存在,构成每一个时代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景观。

在现代,地域主义已被广泛接受并深入人心,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城市桥梁与地方人文传统、城市情感获得契合,需要设计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与艺术才情。桥梁的地域性表现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式的象征:通过抽象的几何形式对传统历史做出回应,从而产生一种文化上的共鸣。城市桥梁的这种呼应地方文化、传统与文脉的地域主义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形式上表现地域文化,另一种是对地方精神的隐喻。

例如,越南岘港的龙桥横跨在穿城而过的寒江上(图4)。桥梁设计的龙体造型,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岘港尤其在离岘港30公里的会安,到处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的会馆建筑,源于曾经有很多华人在这里经商和繁衍。

图4 越南岘港龙桥

该桥创造性地将拱桥的形式与东方传说中的“龙”的形象结合在一起,龙身由三根拱肋组成,齿状的“鳞片”则构成拱肋之间的横向联系,由钢制的金属片拼成的“龙头”从桥头向上伸出。桥梁总长666m,桥梁宽度37.5m。不等跨的布跨形式使得“龙”的造型更加自然,侧面看去,桥梁形成一条正在贴水而行的巨龙。获得了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浓厚的民俗化表现。

创新服务城市功能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所称的“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整体性组织,总体与各个局部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必然的联系,像自然界生长的植物、生命体一般。有机建筑与有机主义建筑美学是现代建筑运动中另一种建筑创作潮流,有机主义建筑美学一方面给城市桥梁带来了更自然化的形态,另一方面给城市带来了更生态化的自然的人居环境。

城市桥梁的有机主义建筑美学能够更好地为城市服务,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先行者,也是先进性的体现者。城市桥梁的有机性表现、自然化生态化审美不再是设计者的一种形式化、表面化的追求,而是有机主义建筑美学思想与城市桥梁的深度融合,除了使人们获得有机的形态外,更为重要的是给人们带来了自然化、生态化的城市功能和环境。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网址: http://www.ddxcxzz.cn/zonghexinwen/2021/0707/587.html



上一篇:郭台辉:当代政治学的语言视角与方法
下一篇:重彩艺术理论谈之六:当代理论与实践的构建

当代修辞学投稿 | 当代修辞学编辑部| 当代修辞学版面费 | 当代修辞学论文发表 | 当代修辞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修辞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